当前位置: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心得体会

学习于海河同志事迹有感

  发布时间:2014-03-21 10:27:54


    将生命的句点画在了工作资料堆叠的病房里,以毕生的心血浇灌出一片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用高尚的情怀谱写成一曲忠诚为民的公仆之歌,于海河同志的离世让深受其帮助的农民群众锥心痛彻,他的事迹让每一位听闻者为之动容。

    为了劝说富山乡天山参场村民交出开荒的自留地,以便重新发包,利用发包费用兴建学校、发展教育,他一家一家推心置腹的谈,嘴角烂了,嗓子哑了,甚至受到个别不理解村民的谩骂和撕扯,仍然一边重申政策,一边丈量土地,最终是他的执着感化了大家;2003年,在七星泡镇这样一个全县经济最差,债务最多,群体性上访事件层出不穷的地方,他仅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将七星泡镇各项工作考核从以往的全县末位跃至全县前茅,信访工作更是破天荒的从全县倒数第一升为排名第二,由此留下了上访就找于海河的美名,这期间付出的辛苦又有谁能知晓;在他任县农业局局长的第二年,发生了42户农民购买假种蒙受损失的案件,面对一百个不认账的种子营销店老板,他带着农民打官司,多次往返于哈尔滨和宝清之间,聘请资深律师为农民代理诉讼,邀请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司法鉴定,当124万元补偿款发放到42户农民手中时,他的腿已经挪不动了……这样的事例在于海河的一生中举不胜举,这些看似平凡的事迹中无处不彰显着于海河对农民群众深沉的爱,他以农民的儿子自居,总是出现在矛盾最尖锐的地方,总是用尽全部的智慧和真诚去化解难题,抚慰民心。他清贫了一辈子,为深爱的农业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不为荣耀,只为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能够发展的更好,多么朴实。

    就在全省、甚至全国广泛掀起学习于海河热潮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审判一线的人民法官,我的思想也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往工作疲惫、困惑中,我曾经问过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这个职业,到底我在追求些什么?经常早出晚归甚至回到家中都要伏案疾书很辛苦,看到案头一叠叠有增无减的卷宗会莫名的皱起眉头,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和从未涉猎过的疑难案件会不知所措,但是当我渐渐转换视角看到矛盾激烈的当事人因我的公正裁决而握手言和,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追索到劳动报酬而投出信任的目光,伤者病者因赔偿款的及时给付而得到救助,濒临破碎的家庭因我的劝导而重归于好时,我开始发觉自己内心那片前所未有的安宁。我想这便是民事审判工作的魅力所在,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探寻已久的答案。我以于海河的事迹勉励自己,更加热爱审判事业,真诚对待工作中遇到的人与事,不允许自己用审判生涯中百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的一生造成百分之百的伤害,踏着于海河走过的路,以夯实的知识积累作为工作强有力的支撑,将学到的先人的教诲付诸实践,靠时时反省来保证高尚的人格,确立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遇到考验时敢于面对,不断追求自我超越,踏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辱光荣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韩春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