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心头二十年的石头终于落地,我们两家人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过自己的生活了!”近日,嫩江市民政局窗口前,阿香、阿霞姐妹接过《撤销婚姻登记决定书》,泪水夺眶而出。因一次“姐妹互换身份”的草率之举,两个家庭背负了长达二十年的“错位婚姻”枷锁,如今一朝解锁,激动地向嫩江法院行政庭法官连声道谢。
一念之差 二十年寸步难行
2004年4月,尚未到法定婚龄的阿香为与阿勇“修成正果”,冒用姐姐阿霞的身份登记结婚;次年,姐姐阿霞欲与阿辉登记结婚时,发现自己“被已婚”,无奈又冒用妹妹阿香的身份信息办理了结婚登记。
此后,买房、贷款、孩子入学……每一次需要核验婚姻状况,两家人都被“已婚/未婚信息不符”拦在门外,甚至一度被银行、房管、教育等部门质疑婚姻状况真实性,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极大困扰。为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他们多次向民政部门申请,却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遭拒,最终只得诉至法院,寻求司法救济。
府院联动 司法建议破解“不能办”
案件受理后,法院审核发现,案涉婚姻登记已超过最长起诉期限,无法通过诉讼程序裁决。若机械驳回诉求,将导致当事人持续承受精神压力和现实困境。为避免诉讼程序空转,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嫩江法院行政庭迅速启动“府院联动”机制。一方面,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调取了两姐妹的身份信息、户籍档案、婚姻登记档案等关键证据,并通过比对照片、实地走访等方式,查明双方确实在二十年前冒用身份办理婚姻登记的事实。另一方面,承办法官主动联系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终,法院依据《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一条第三款之规定,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民政部门应依法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并就该类历史遗留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该类虚假、冒名登记行为依法纠正,防止此类诉讼再次发生的建议。
司法为民 “小建议”撬动“大治理”
收到司法建议书后,嫩江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内部审核程序,召开专题会议,次日即依法撤销了两份错误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到法院申请撤回起诉。至此,耗时二十年的“错位婚姻”在府院良性互动中圆满复位。
“一纸司法建议,解决了我们跑断腿都办不成的大事!”当事人阿辉感慨地说。
近年来,嫩江法院始终坚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在促进依法行政、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中的独特作用。下一步,嫩江法院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以司法建议“小切口”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小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