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的沧州,烈日炙烤着大地。黑河市爱辉区法院执行局的六名干警,带着一沓厚厚的案卷材料,从北国边城黑河出发,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跨省执行征程。这一次,他们要为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胜诉当事人,追回被转移的合法财产。
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张某签订借款协议,此后,张某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判决生效后,张某拒不履行义务,并转移财产逃避执行。为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爱辉区法院执行局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经多方调查摸排,掌握到张某在河北省沧州市某县某公司经营售卖俄货。执行局立即组建专项执行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
抵达沧州的首日,执行干警按照方案迅速启动协作机制。一组与当地法院、公安、乡政府、村委会对接,争取属地支持;另一组则深入实地查访、调查取证。经过两日缜密摸排,执行干警基本掌握财产相关情况,决定立即依法对售卖货物进行清点、查封、扣押。
执行财产扣押过程中,干警们分工明确、严谨细致,克服了货物种类繁多、清点难度大等困难,确保每一件货物都登记在册,做到执行规范、透明。但执行过程并不一帆风顺,突发状况接踵而至:部分案外人不明就里试图阻挠,被执行人父母情绪激动围堵现场,其亲属更以言语威胁装卸工人。执行干警一边有序推进扣押工作,一边耐心向现场人员释法析理。经过近三小时的沟通疏导,被执行人亲属情绪逐渐平复,装卸作业得以继续。
从清晨6点到夜晚8点,干警们既是法律执行者,也是货物清点员、打包员——有人蹲在地上逐瓶核对俄罗斯品牌酒的扣押物品清单,有人踮脚搬运高处的箱装货物,汗水浸透了制服,却无一人喊停。经过14个小时酷暑奋战,成功将涉案货物101箱近2千瓶俄罗斯酒扣押,并妥善安排运输,交由申请人暂为保管。
“真没想到法院能跑这么远帮我执行,太感谢你们了!”三日后,申请人将一面锦旗送到法院,红底金字写着:“千里执案、敬佩点赞、执行之光、熠熠生辉”。
此次成功异地执行,不仅为当事人挽回了经济损失,更验证了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的实效。年初以来,爱辉区法院通过开展“雷霆行动”,建立“执行110”“专案异地执行”等制度,加大司法拘留、司法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惩治力度,执行到位总标的额超1.1亿元。
司法执行的脚步,从不会因距离而停滞。当执行车辆缓缓驶离沧州时,车窗外的夕阳为干警们的制服镀上一层金辉——这抹金色,是法律的光芒,更是“司法为民”的忠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