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加力建设勤廉法院,奋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代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向纵深发展,本公众号开设故事“廉”播专栏,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提升崇德尚廉思想意识和遵规守纪行动自觉,涵养倡廉守廉新风正气。
第一期分享的廉洁故事是:
廉洁奉公之祖——召公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同姓宗室,经历武、成、康三代,居官数十载,开创了“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成康之治”,为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因其廉洁风范与勤政精神,被后人称为“廉洁奉公之祖”“勤政爱民之范”。
召公听政雕像
召公奭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功劳卓著,被封于燕。召公辅佐周成王时,驻镐京,管理周朝西部,他时常巡行各地,宣扬朝廷的德政。为不打扰百姓,召公每次巡视办公、体察民情时,都轻车简从,在甘棠树下搭建一个临时草舍,作为办公的“衙门”,在树下决狱治事、教化百姓、讲学论道。召公内修明德,体察百姓,问政于阡陌之间,辖区内政通人和,上至侯伯,下到庶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召公去世后,百姓思念其公廉勤政、爱民惜民的品行,不愿砍伐甘棠树,还作《甘棠》诗咏唱:“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诗的大意是:“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棠梨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甘棠遗爱”也成为亲民、爱民的千古佳话。
图片
“甘棠遗爱”牌匾
召公以其崇德立德的理念、亲民爱民的作风、勤政俭朴的修养、廉洁奉公的操守、忠诚为国的情怀,被誉为“廉吏始祖”。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赞其“召伯作相,分陕而治。人惠其德,甘棠是思”,近代梁启超亦云“东篱客采陶潜菊,南国人怀召伯棠”,以表达对召公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