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司法公开 -> 公告、公示查询

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治建设年”公开承诺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18-11-07 16:11:40


    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审判职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有效提升广大干警法治思维和司法能力,切实维护各类诉讼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公正透明、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一、公开承诺完成情况

    一是切实增强司法能力。开展政治大轮训活动,印发开展政治大轮训活动实施意见,举办中院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和全市法院第一期政治理论素养培训班,组织全市法院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到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提高干警的政治理论素养;举办全市法院民事、民商事审判业务培训班,提升法官业务能力和水平。苦练内功、崇尚学习、增强本领,印制了《黑河市国家公职人员应知应会基本理论知识1000题》100本,编印了《黑河中院应知应会基本理论知识手册》100本,发给每位领导和干警学习。组织中院机关员额法官进行了审判业务知识测试,促进队伍整体素质和审判质效的提升。组织黑河两级法院70余名法官,走进北安博物馆、省委旧址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洗礼”。

    二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推进法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在全省各中院中率先完成17名四级高级法官按期晋升工作。完成法官二次入额工作,全市法院27名法官入额,其中中院3人。落实员额管理制度,办理员额法官退休1人,调出1人,员额法官部门正职轮岗2人,提任部门正职岗位3人。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在理顺职能、优化分工的基础上,完成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8个审判团队组建工作,调整职能分工,厘清审判权力,确保案件流程有序运行。落实员额法官职业保障,中院调整艰苦边远津贴、节假日加班补贴43人次,正常晋升员额工资40人次,兑现晋升四级高级法官工资13人次,评定法官等级3人。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庭长、审判员6人。

    三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推进司法公开,打造阳光司法全市法院公开流程信息15935件,上网文书16303件,依法公开率均为100%。执行信息公开,执行案件流程管理信息录入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正确率、执行裁判文书上网率均为100%。全市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130次,其中,中院29次,6个基层法院101次,累计邀请到院参观3300余人次;召开新闻发布会26次,发布典型案例18个;完成庭审直播录播案件825件,回应了人民群众庭审公开的司法需求,增强了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

    四是依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全市法院优化发展环境暨为现代化新黑河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报市委受到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走进政务大厅,向前来登记的企业发放便民服务卡及企业防范风险提示手册。开展“我为黑河振兴做贡献”活动,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走访黑龙江大桥和跨江索道、黑河中昌科技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等重点项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深入富宏煤矿、争光岩金矿、多宝山铜矿、金三角煤矿、一五一能源集团等矿山企业,面对面解决企业司法需求。针对孙吴县热力合同纠纷案件大幅上升的情况,向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出司法建议,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预防纠纷发生。邀请黑河热电厂、黑河铁路集团公司等涉民生企业来院参观座谈,先后组织8次开放日活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200余人参观法院,共话营商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优先送达,优先排期,提前开庭,快速审理。中院商事审判团队利用周五、周六两天时间审理了17起涉金融案件,顺利完成一起农场、农户与银行的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庭审工作,保证当事人能在当天返程,减少诉累。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大局意识,慎重审理重大涉企经济案件。中院成功调处标的额2776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共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27件,判处罚金445.6万元,补植复绿2501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依法审理MMM案件,保障金融领域安全。全市法院清理涉企积案80件,解决涉企纠纷535件。

    五是着力解决执行难题。加强领导。党组书记、院长曲民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市委书记秦恩亭对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提出要求、做出部署。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推进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洪生要求举全市之力做好“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工作。40起涉及民生、涉及政府机关的案件,交由市委政法委挂牌督办。开展“雷霆行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通报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雷霆行动”开展情况。全市法院利用一周时间严厉打击拒执行为,共出动警力347人次,拘留26人,拘传12人,罚款114万元,督促当事人履行到位521.54万元。按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件,网上追逃1人。6月13日,全市法院集中发放案款86笔,2196万元。发挥联合惩戒功能,召开联席会议8次,全市法院通过金融、不动产、车辆管理等单位查找财产线索968次,查扣资金财产6000万元,执结案件5100件。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一处失信、处处受制,截至10月末,全市法院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10540人次,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7621人次,拘留161人,罚款6人,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19人,限制出境25人。建立健全执转破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立案、执行、商事审判等部门协调会议,研究、破解执转破衔接不畅问题,现已进入执转破程序案件1件。

    六是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对行政机关败诉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引。五大连池法院法官为市政府领导班子和24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讲授《行政诉讼法》,增强依法行政意识,防范行政争议发生。主动参与棚户区改造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及时跟进服务,妥善处理征地拆迁问题,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

    七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召开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制定印发《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爱辉区法院提前介入了解梁某某等13人涉黑犯罪案件,提前梳理相关证据,把握案件重点,进而从快、从严办理案件,提高审判效率。中院依法审结2起贩卖毒品案件、审结孙某某等人组织强迫卖淫案、高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魏某某诈骗案,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安全感。上半年,全市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360件,判处有罪人犯429人。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黑河市委政法委等23个相关部门、单位汇签了诉调对接方案,先后起草并会签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施意见》、《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施意见》、《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组织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全市诉调对接平台已经搭建完毕。全市法院设置或聘请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31人,与32个社会多元调解组织建立了诉调对接关系。北安法院建立“云姐调解室”,叫响了特色品牌。1-9月全市法院共办理诉调对接案件467件,司法确认案件57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件。推进信访案件化解。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信访案件专项评查活动。发挥律师参与化解涉诉信访案件作用,缓解涉诉信访矛盾,到巡视组访的袁某某信访案件,驻省工作人员接谈后,与中院值班的律师联系,成功将信访案件导入法律程序。截至目前,律师已经接谈信访人52人次。加强信访积案评查,对省内交叉评查信访案件29件,第六巡视组交办案件49件进行评查,评查率为100%。中央第六巡视组交办49件信访案件全部化解,化解率为100%。依据“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打击违法闹访行为,有1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人被批捕,维护了信访秩序。

    八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市区两级法院法官到繁华地段中央街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专项普法宣传。组织法官,在中央街宣传《宪法》2次,让百姓走进宪法、了解宪法。为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6月1日,市法院志愿者在第六小学门前进行不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并向学生和家长发放宣传单。推进“法律七进”,组织法官到市国税局、武警黑河边防支队、黑河三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走访黑龙江大桥施工单位及现场、黑河中昌科技公司、黑河农业商业银行,帮助解决涉法难题,释法解疑。

    二、存在问题,下步打算

    黑河中院在法治建设中虽然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案件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审判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法官压力增大,案多人少矛盾依然存在,一些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三是个别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司法改革和新形势的需要。

    下步我们将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要强化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

    三要服务保障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市委“五大战略”,打好“五大攻坚战”,进一步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黑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生态黑河、美丽黑河建设。

    四要落实司法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行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加大执行力度,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如期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五要推进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案件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司法公开,加快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要加强监督管理。狠抓工作和责任落实,以“五项通报”制度为抓手,及时纠正整改问题,提升效能,提升水平,推进法院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闭窗口